张永利在全国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上强调全面完成防沙治沙规划任务开创防沙治沙工作新局面中国绿色时报7月31日报道(记者厉建祝焦玉海敖东)国家林业局副局长张永利在7月30日举行的全国防沙治沙现场经验交流会上指出,加强和推进防沙治沙,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寄托着党中央、国务院的期望,承载着亿万人民群众的期待,关系着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使命光荣,任务艰巨。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全面完成防沙治沙规划任务,开创防沙治沙工作新局面,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张永利说,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始终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将防沙治沙作为一项重要战略任务,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举措,防沙治沙工作历经了艰难起步、重点治理、快速发展、全面推进几个历史阶段。
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国防沙治沙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改善了沙区生态状况,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走出了中国特色的防治路子,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赢得了广泛的国际赞誉,全国沙化土地面积持续净减少,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树立负责任大国形象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国内外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张永利指出,虽然我国防沙治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沙化土地面积大、分布广、危害重,防沙治沙取得的成绩依然是初步的、阶段性的,沙化问题依然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制约因素,防沙治沙依然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和难点,形势非常严峻,任务十分艰巨。要深刻认识防沙治沙形势的严峻性,充分认识防沙治沙任务的艰巨性,科学认识防沙治沙工作的复杂性,清醒认识防沙治沙措施的滞后性,准确把握推进防沙治沙的基本方向。
张永利强调,土地沙化直接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乃至生存,影响着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加快推进防沙治沙,事关全局,影响深远。面对新形势,我国的防沙治沙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只能前进、不能停滞。必须站在国家战略全局的高度,根据形势和任务的发展变化,牢牢把握生态优先的根本方针、尊重自然的基本要求、利益驱动的发展机制和政府负责的责任制度,以系统工程的思路推进防沙治沙,保护沙区生态,改善沙区民生,努力使沙区跟上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步伐。
张永利指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防沙治沙工作在基本思路上,要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为指针,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科学谋划防沙治沙新发展;坚持保护优先、科学治理、适度利用原则,以构建北方生态屏障为目标,狠抓改革创新,强化依法防治,着力保护沙区生态,切实推进工程治理,全面完成全国防沙治沙规划任务,为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在总体布局上,对于干旱的沙漠边缘及绿洲前沿地区,以封禁保护为主,建设防风阻沙体系;对于半干旱地区,以综合治理为主,建立防风固沙体系;对于高原高寒地区,以保护现有植被为主,修复高原生态系统;对于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地区,以完善和巩固农田防护林为主,建立农田防护体系;对于沿海、沿江、沿湖地区,以生物措施为主,治理盐渍荒漠化土地。
张永利强调,防沙治沙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明确了我国防沙治沙的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建设的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为做好防沙治沙工作提供了科学的思想武器和行动指南,要着力抓好贯彻落实,努力开创防沙治沙事业新局面。一要全面深化改革,完善政策。
要研究建立稳定普惠的政府投入机制、荒漠生态补偿政策及防沙治沙奖励补助政策。二要强化依法防治,注重保护。
要完善法律制度,加大执法力度,强化普法宣传,依法推进封禁保护,科学划定沙区生态保护红线。三要坚持科学防治,提高水平。要把科学防治的理念贯穿防沙治沙全过程,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突出解决好科研与生产脱离的问题,积极探索科技成果转化的途径和机制,不断完善荒漠化沙化监测体系和沙尘暴灾害监测、预警及应急体系。
四要推进重点工程,加快治理。要继续实施好京津风沙源治理二期、三北防护林建设五期、新一轮退耕还林等生态保护和建设重点工程,进一步强化全国防沙治沙综合示范区建设和管理,围绕国家重大战略着力谋划一批防沙治沙重点建设项目,推进国家沙漠公园建设。五要狠抓质量管理,确保成效。
要树立新的质量观念,加强标准体系建设,加强质量管理和责任追究。
本文来源:PG电子-www.o-abc.com